我看的真的生理不适。导演/编剧真的有好好做过调研吗…刻板形象已经到“歧视”的地步了哈。在酒吧扇耳光游戏?带白粉上火车?随便坐的上下铺?所有人都会讲英文?三杯白酒?首尔的wifi比较好???我hello??????我在每一部试图聚焦中国文化/亚裔的电影里(e.g《妈妈的绣感》),都看不到他们对于中国城市生活的描述,日韩人妻无码专区一本二本这些电影最终还是服务于西方人对亚洲/中国的刻板印象罢了。两颗星一颗星给WAP,一颗星给“Emily in Paris”。
我是七个汉字啊:222.42.88.46
我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,感受到了中国的教育这几十年的发展,模式上的确有不足,但不可能有这么不负责和唯分是论的老师。我也知道知识的渗透是什么样的,我没有看到任何知识点渗透的过程。我不能接受中国的教育被这么符号化和污名化,猜测导演和编剧从小就是学渣,天天we are family的人也好意思来讲教育,可笑极了。
用户评论